节能+洁能+赋能:移动云多路线推进,加速双碳目标实现

发布时间:2024-08-20   来源:网络   阅读:1741

能量和信息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主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我国经济社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不仅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更对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产生严重破坏。为此,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希望通过节能降碳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国内企业在云上运行业务程序,可减少78%相关能耗,使用云服务器可实现65%节能效果。由此可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推动经济发展,还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由中国移动自主建立的“央企云”,移动云近年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从算力中心布局到节能技术研发再到深度赋能行业,移动云坚持节能、洁能、赋能三大路线,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接下来,就对移动云各项节能举措进行深入解读,看移动云如何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落实东数西算战略,加速绿色算力中心布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这些数据中心在供给算力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仅2022年,全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就高达2700亿千瓦时,约占社会总用电量3%。为此,我国提出东数西算战略,以期在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以西部地区的绿色能源驱动数据中心运行,加速绿色发展。为打造绿色算力,移动云积极推进西部节点布局,目前已完成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资源池节点建设,其呼和浩特智算中心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此后还将陆续扩充贵阳、呼和浩特等节点的存储业务。通过科学布局,移动云算力中心能够就近消耗绿色能源,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

此外,为响应我国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移动云还攻克了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液冷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制定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器的液冷技术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移动云标准化白盒化液冷方案。使用该方案后,移动云液冷机房散热能耗降低超50%、空调电费节约超50%、服务器算力能力提高5%~10%,数据中心PUE值成功降至1.25以下,并荣获信通院颁发的“数据中心可用性4A等级”证书。更重要的是,移动云在对液冷部件进行解耦的同时,还使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目前该技术能够通过国际通用接口兼容各大行业主流液冷服务器,为液冷机房和液冷服务器全国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技术创新,打造绿色算力服务

为打造具有“多元泛在、智能敏捷、丰富易用、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特性的算力服务,移动云近年来不断加大自研芯片的投入和创新力度,希望在优化算力服务成本和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以移动云最新发布的大云磐石DPU芯片为例,该芯片拥有全球顶尖的400Gbps数据传输能力,每秒可处理百万个数据包,远程直接存取数据(RDMA)时延低至5微秒。凭借该芯片打造的大云磐石DPU硬件板卡,较上一代硬件板卡功耗下降50%,成本下降50%。目前,基于该芯片打造的移动云通用算力型云主机能够对轻量AI应用进行加速,性价比提升55%,使用成本最多降低52%,在大幅提升用户算力使用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此外,针对数字化办公场景中,终端设备硬件损耗高、性能衰减快、采购成本高等难题,移动云还以云电脑助力用户打造出高效、绿色、可信的办公环境。移动云电脑不仅能以灵活扩缩容的“云端算力”满足用户对办公终端的性能需求,还能以一体机、瘦终端、卡片机等轻量化硬件终端大幅降低企业办公能耗。同时,企业级管理平台,云电脑用户还能够轻松实现桌面批量部署、应用一键下发、从而大幅降低IT系统的运维管理难度,实现绿色办公。

加速赋能脚步,以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传统行业降碳

凭借绿色、优质的算网资源及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移动云已成功打造出二百三十余款云产品,不断为千行百业输送绿色“生产力”。同时在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移动云还通过发挥自身资源、应用、平台多重优势,为用户量身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在增效的同时,通过降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前,为助力品牌数智化升级,移动云以全栈专属云为其打造了数智工厂云平台,并通过“云-边-端”架构对湘钢的IT系统与OT系统进行融合,实现了连接层、控制层、MES层、ERP层、决策层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成后,湘钢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生产能耗、物耗也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向“生产制造绿色化”加速迈进。

从基础设施布局到算力服务优化,从工业节能减排到农业增产降碳,移动云积极践行节能低碳理念,加强绿色科技攻关,以源源不断的云端绿色“生产力”智赋千行百业。未来,移动云也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和能量融合创新,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